【好雷】Finding Dory 海底總動員2:多莉去哪兒
類型:Animation/Adventure/Comedy/Family
導演:Andrew Stanton
演員:Ellen DeGeneres、Albert Brooks、Ed O'Neill
Viola's Rating:8.7
經過十三年的等待,《Finding Nemo海底總動員》終於推出第二集了,當年的孩子們也都長大了。除了皮克斯與迪士尼的聯手出擊一向是動畫品質保證之外,懷舊的心理也是這部電影目前人氣居高不下的原因之一呢。

另外,片尾字幕後的彩蛋,出現了一群在塑膠袋裡游泳的魚,塑膠袋還長滿青苔。看到的瞬間,可能無法馬上意會,但相信看過第一集的觀眾一定會發現,那些就是受到尼莫與父親團聚感動的水族箱朋友們。在第一集最後,牠們決定一起跳入海中,影迷們大概以為牠們成功逃離水族箱回到海裡了,沒想到在這一集,大家才知道原來這些魚兒們依舊困在塑膠袋裡。正當牠們開心於再也不用擔心被關住之時,海生館館長看到被裝在充滿青苔的塑膠袋裡,便認定為需要救治的海洋生物,而帶回去了。算是典型的皮克斯、迪士尼小幽默,不過按照海生館的理念,這些魚兒們被判定沒有大礙,就會被釋放了吧,哈哈。
第一集作為有史以來最棒的動畫片之一,《海底總動員》與《Saving Private Ryan搶救雷恩大兵》一樣都強調了個人價值與家庭的重要。不過,拍到第二集,如果多莉找父母的故事只與馬林找尼莫一樣,那就了無新意了。因此,在這一集當中,還放入了許多海洋生物的小知識(也就是多莉稱為fun facts的那些),像是:白鯨的迴聲定位能力與額隆、魟魚的迴游、鯨鯊的溫和(不過其實鯨鯊吃小魚,所以雖然過去「命運」與多莉當「管友(pipe pal)」的時候沒有實際見面,她又有近視,她看到多莉的瞬間應該還是會把她吃掉才對)、章魚有三顆心、海葵的觸手螫人等。這些設計不但讓小朋友在看動畫的同時也能夠學習,編劇在編寫劇本的時候,也利用這些動物特徵安排了不少笑料,其中off與海獅叫聲的相似度可以說是最有趣的一個。
除了有趣的小知識之外,導演安德魯史坦頓(Andrew Stanton)也在片中安排了一些值得思考的嚴肅議題。據說,原本的結局並不是現在看到的這樣。在導演看完紀錄片《Blackfish殺人虎鯨》之後,去拜訪了紀錄片的導演,並把上映時間更動來調整劇情。他加入一些關於面對海洋生物的態度與觀念,例如:海生館標語(rescue, rehabilitate, release),以及反對海洋世界與水族館圈養高智商海洋動物的橋段(「近視」而一直撞到牆的鯨鯊與以為自己失去迴聲定位能力的白鯨),讓電影作為娛樂之餘,也能讓觀眾反思環境議題。


不過,雖然《海底總動員2:多莉去哪兒》既可以勾起大小朋友的回憶,又寓教於樂,還是得說比起第一集,依然有點差強人意。或許因為許多時候觀眾被迫得跟多莉一起放慢步調,思考什麼事情又被忘了,故事的節奏的確沒有那麼緊湊。在找尋父母的過程中與馬林和尼莫走散,再度迷路的多莉徬徨的片段,可能會是很多人看手錶的時間,畢竟這個橋段在回憶幼年多莉的經歷時已經出現過一次,成年多莉的版本對觀眾來說不但沒有推進故事也無新意。當然在觀看的過程中,依然會為多莉緊張,但影迷們都知道最後一定會平安無事,所以緊張感在節奏不夠緊湊的狀況下就減少了許多。
雖說如此,如果你十三年前也是被尼莫魔力擄獲的小朋友的話,一定不能錯過《海底總動員2:多莉去哪兒》這部滿足兒時回憶、重返海底又色彩豐富的溫馨感人之作。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