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雷】Birdman鳥人
上映日期:Jan/16/2015
類型:Comedy/Drama
導演:Alejandro González Iñárritu
演員:Michael Keaton、Edward Norton、Emma Stone、Zach Galifianakis、 Naomi Watts、Andrea Riseborough
Viola's Rating:8.8
美國11月就上映了,佳評如潮,再加上金球獎入圍7項,可以說是期待已久。台灣隔了兩個月才上映,典型的獎季片處理方法,看完之後,果然是沒有失望。
看完之後,感覺最深的就是「劇評家」了。姑且不論我們是否以此為職業,當我們看完一部電影,手指歡悅的在鍵盤上擊打出一篇篇的心得,甚至只是告訴身邊親朋好友自己對作品的評價,無形當中,我們都在扮演「評論家」的角色。當Riggan指控Tabitha的評論都只是貼標籤時,突然想到自己每篇心得條列式的分類是否也為一種「標籤」。或許因為自己不喜歡堆砌文字,不願去斟酌兩個不同元素、不同段落間的銜接與轉場。但在終於完成了【Big Hero 6大英雄天團】心得之後的現在,我打算試著寫一篇純粹的文章,也許在這之後,我會愛上這種寫作模式也說不定。看到片中的劇評家Tabitha,讓我想到【Ratatouille料理鼠王】的美食評論家。他們的評論同樣在所屬的領域舉足輕重,也同樣吝於給予佳評,除非該劇/該餐廳真的讓他們感到非常滿意。Riggan在首演時開槍打掉鼻子後,獲得Tabitha前所未有的好評,如同【料理鼠王】的美食評論家,在看到廚師是老鼠之後,仍然給了餐廳星級很高的評價。電影當中有提到,無法創作出藝術的人,成了評論家,在我聽來就像我自己想拍電影卻不能,因此坐在這邊寫評論一樣。
電影在很多方面來說,既批判電影工業,又消費了劇場。首先,他嘲諷了觀眾。電影和舞台劇觀眾最大的差別在於互動與否,這也是為什麼許多經典、知名舞台劇標榜互動性,例如:貓。但現在的觀眾,並不能輕易滿足於「互動性」而已。高水準的表演固然會受到關注,但像是Mike在舞台上起生理反應,Riggan只著一條內褲從門外進到戲院,甚至最後Riggan朝自己開槍,才符合觀眾的期待。
劇評Tabitha曾對Riggan說「You're not an actor: you're a celebrity.」可以說是銜接「觀眾口味」與「演員走向」的一個關鍵。只要演出的內容與角色滿足大眾的感官,即使你是個爛演員,你也能成為名人。同時,這句話也諷刺了電影人和戲劇人經常互相瞧不起的生態。電影人總覺得小小的劇場無法精準的,傳神的表演出「貼近現實」的經驗,但事實上他們卻使用很多CG特效。而戲劇人則認為,戲劇才是真正的藝術,像電影那種允許NG重來的事簡直是笑話,雖然戲劇裡即興說出台詞也是本事,即使這些驚喜達到很好的效果,而且也是買票進戲院的價值之一,但很多時候表示他們其實也不是一次到位。例:Riggan的戲每次預演都演的不同。
再者,嘲諷完兩種藝術型態,電影也批評近幾年超級英雄電影氾濫的現象。很巧的是,昨天的英文讀物剛好提到這個議題。雖然我自己也是Marvel迷,但並不是因為喜歡看爆破及動作場面的緣故,而這點在Riggan與Jake討論替代演員的時候有很深的感觸。他們提到幾個優秀的演員,並用英雄電影來調侃他們。最讓我覺得哀傷的是Jeremy Renner,在Riggan說出他的名字時,Jake回答Who?,於是Riggan解釋他演過的作品,並且還入圍奧斯卡獎,Jake才知道他是誰,接著說「He's in Avengers.」這點出目前好萊塢的現象,好的演員即使演得再好,如果他的作品不夠搶眼,他永遠不會被觀眾記住,但他如果去演超級英雄電影,被記住的機會大的多。這也讓我想到Chris Evans,他過去演出【Cellular玩命手機】和【Sunshine太陽風暴】都還算被稱讚為會演戲的演員,但演完【Fantastic Four驚奇四超人】後,似乎被定型了。就連他積極接多元的片,甚至自己拍,2013年,我很喜歡的【Snowpiercer末日列車】,一些影迷看完之後紛紛表示不知道原來他可以演這種角色或看不出來主角是Chris Evans。對一個有才華的演員來說,這何嘗不是一種傷害呢,在Jeremy Renner尤甚,除非他們對演戲的熱忱都只剩下賺進大把大把鈔票而已,那樣的話大概不太在乎吧。另外,也提到Michael Fassbender去演【X-Men: Days of Future Past X戰警:未來昔日】、Robert Downey Jr.穿的是罐頭裝、Woody Harrelson去演【Hunger Games飢餓遊戲】,甚至Mike後來跟Riggan打架時,還提到Ryan Gosling。這控訴的不只是超級英雄電影氾濫,我覺得某方面更是惋惜與哀悼好演員的演技不被重視。
在嘲諷意味十足的劇情背後,可以聽到幾乎從未中斷的鼓聲。透過爵士鼓的節奏和強弱變化,帶出電影最高潮迭起與角色內心最低潮之處。尤其這學期旁聽了音響學這門課,聽出成音後製時有時讓kick更大聲,有時讓小鼓浮出來的精心安排。一方面佩服成音,一方面也讚嘆鼓聲與所有配樂在這部電影當中扮演的角色。
有的時候,鼓聲只是背景、只是陪襯,但有些時候是Riggan真的看到鼓手,這大概也是電影當中強調現實與想像的一種表現。在電影的一開始,看到Riggan用念力移動物品,甚至他覺得演技爛的演員就被從天而降的物品砸傷,會讓觀眾覺得或許他演出鳥人並非偶然,而是他本身具有超能力。然而,在他發狂砸毀休息室的那幕,Jake開門前與開門後可以說是想像與現實的對比,而後,他在紐約市內飛行了一陣之後,回到劇院其實是搭計程車的。或許有些人討論到底是想像抑或是他真的有超能力,我個人相信是他想像的,不過這並不重要,重點是電影所要問我們的是什麼。
我認為,電影當中的「想像」與「真實」其實都是真實,只是以不同的方式呈現而已。那個住在Riggan心中的「鳥人」形象就是他的Inner Child(內在小孩)。雖然不確定對這個名詞的理解是否正確,不過指的就是我們心裡較弱小、較脆弱的面相或性格,如有解釋錯誤還請有心理學背景的朋友幫忙說明。第一次聽到這個名詞,是在廣電系老師的課,他除了解釋這個概念之外,也舉了他朋友的故事。這個朋友某次打電話給他,跟他說覺得自己心裡住了一個人,而且似乎一直想出來。老師當時跟他說可能是壓力太大,叫他別想太多。一兩個月後,某天老師在家吸地時,聽到電視新聞報導,那個朋友自殺了,他是張國榮。這或許又連結到Riggan最後是否自殺,但同樣的,這也不是電影的重點,而是這個Inner Child帶給Riggan怎樣的影響。
Inner Child其中一個解釋是自己的過去咬嚙著現在的心智,而片中Riggan的「念舊」除了因為他放不下自己過去所擁有的光環之外,還有他不肯接受新媒體事實。電影當中,女兒Sam曾經控訴他活在過去,他不用Facebook也不用Twitter,跟不上時代。與他之後只著內褲在路上走,路人拍攝的影片在網路瘋傳,甚至在他對自己開槍之後,Sam為他創了一個粉絲專頁形成對比。電影想要嘲諷的,正是網路世代以及現代人的網路使用習慣。其實不只是台灣人在抱怨媒體,美國人也是,因為觀眾愛看這些,所以媒體人就餵給觀眾這些,而這個概念更是貫穿了全片。富含裸露的瘋傳影片、爆血的舞台劇、重視覺感官衝擊的動作片,豈不正是我們批評媒體腥羶色的打臉回覆呢?但話說回來,腥羶色也是一個標籤(笑)。
片中,我最喜歡的一個片段是Riggan跟老婆坦承,當初自己說曬傷,其實是水母灼傷的那段。或許這是他不願示弱的一種表現,但我卻有另一個體認,跟大家分享。當時的他想要自殺,而這個行為成功的結果會是死亡,而在他尋死的過程中,水母的螫傷,對他來說是一個警醒。灼熱的螫傷讓他急著想跑回岸邊,而原本等在他面前的「自殺」可是比這個更難承受。在相對小的挫敗之後,對生命有了新的體認,是我從這個故事當中看到的啟示。就像Riggan站在頂樓,最後被好心人拉下之後,他突然豁然開朗,大聲的說知道自己該去哪裡,那般的自信,那樣的重獲新生。
另外,電影當中的對話,也有很多震撼人心的地方。Emma Stone飆罵的那段真的非常精彩,而最特別的地方是,整段連珠炮鏡頭都是對在Sam臉上,甚至連她罵完都沒有離開,反而是透過Sam下一句的關心與猶豫來讓觀眾理解Riggan現在的心情。一會兒之後,鏡頭才轉到Riggan身上,而Sam離開房間之前的那句Dad...充滿了愧疚和心疼。她對父親有很多的不滿,但看到爸爸這樣設法彌補但舞台劇發展又不得志,自己又因為曾進過勒戒所被看不起的各種複雜心情交織在這一句簡單的台詞裡。除了情緒上的,文字裡隱含的寓意也很有意思,如同電影上映前很多人說這是Michael Keaton的人生故事,舞台劇當中的台詞也都切合了Riggan在片中的境況。
這個情況指的是,成名之後急流勇退之後的不適應。Riggan曾提到,他跟George Clooney搭同一班飛機,一起遇到亂流,為了隔天的頭版努力保持鎮定、壓抑情緒,沒想到隔天的頭條只有George Clooney。雖然在電影當中沒有說出口,但他喪失鎂光燈的失望非常強烈的散發出來。故事的主角設法逃離過去被貼上「鳥人」標籤的包袱,試圖以舞台劇重新爬起來,證明自己也是有演技的演員,不過他的內心卻無法擺脫那股成名的優越感。從鳥人跟他的對話當中聽得出來,他不斷說服Riggan,他是明星,應該受到更好的待遇,這也是造成他內心分裂的原因之一。片中鳥人最後一次出現的畫面,是Riggan開槍之後,在醫院病房的廁所裡,我認為這一幕想呈現出來的是,不管多麼光鮮亮麗的人,即使是過去享盡眾人焦點的「鳥人」,他也只是普通人而已,他也需要上廁所這種凡人日常的事務。而這時的Riggan找到自己演出的初衷與熱忱,擺脫了過去的包袱,因此他瀟灑地跟鳥人說再見。
終於講到這最後幾幕了,是讓我不太敢下筆之處,用「自尊」來作結似乎很適合,還能呼應幾個前面提過的想法。還記得Lesley說「I wish I had more self-respect.」Laura回她「You're an actress.」再一次的點出,演員為了迎合觀眾的口味,有時不得不放下自尊。奧斯卡入圍肯定的Jeremy Renner最後也走上接演英雄電影的路,【即刻救援】罵評如潮的男主角Liam Neeson過去也曾入圍奧斯卡,誰又記得。曾經的蝙蝠俠,如今是Riggan的Michael Keaten;劇場裡的與Riggan相對的角色由演出【The Incredible Hulk無敵浩克】的Edward Norton飾演;家庭裡的反角則找來演出【The Amazing Spider-Man蜘蛛人:驚奇再起】的Emma Stone,諷刺性十足。但別忘了,他們仍然是那些演出過【American History X美國X檔案】、【Fight Club鬥陣俱樂部】、【Easy A破處女王】和【The Help姊妹】等片的優秀演員!這個自尊,傷Riggan最深的就是Mike對他說槍太假了,換一把像一點的,給自己一點自尊吧!正式首演的時候,Riggan一開始應該只是想拿「逼真」一點的真槍,所以他把彈匣拿出,但隨即又裝回去,或許就是覺得這不僅能夠滿足觀眾的口味,他自己也可以一勞永逸的脫離這個生態了吧!
圖片來源:開眼電影網
類型:Comedy/Drama
導演:Alejandro González Iñárritu
演員:Michael Keaton、Edward Norton、Emma Stone、Zach Galifianakis、 Naomi Watts、Andrea Riseborough
Viola's Rating:8.8
美國11月就上映了,佳評如潮,再加上金球獎入圍7項,可以說是期待已久。台灣隔了兩個月才上映,典型的獎季片處理方法,看完之後,果然是沒有失望。
看完之後,感覺最深的就是「劇評家」了。姑且不論我們是否以此為職業,當我們看完一部電影,手指歡悅的在鍵盤上擊打出一篇篇的心得,甚至只是告訴身邊親朋好友自己對作品的評價,無形當中,我們都在扮演「評論家」的角色。當Riggan指控Tabitha的評論都只是貼標籤時,突然想到自己每篇心得條列式的分類是否也為一種「標籤」。或許因為自己不喜歡堆砌文字,不願去斟酌兩個不同元素、不同段落間的銜接與轉場。但在終於完成了【Big Hero 6大英雄天團】心得之後的現在,我打算試著寫一篇純粹的文章,也許在這之後,我會愛上這種寫作模式也說不定。看到片中的劇評家Tabitha,讓我想到【Ratatouille料理鼠王】的美食評論家。他們的評論同樣在所屬的領域舉足輕重,也同樣吝於給予佳評,除非該劇/該餐廳真的讓他們感到非常滿意。Riggan在首演時開槍打掉鼻子後,獲得Tabitha前所未有的好評,如同【料理鼠王】的美食評論家,在看到廚師是老鼠之後,仍然給了餐廳星級很高的評價。電影當中有提到,無法創作出藝術的人,成了評論家,在我聽來就像我自己想拍電影卻不能,因此坐在這邊寫評論一樣。
電影在很多方面來說,既批判電影工業,又消費了劇場。首先,他嘲諷了觀眾。電影和舞台劇觀眾最大的差別在於互動與否,這也是為什麼許多經典、知名舞台劇標榜互動性,例如:貓。但現在的觀眾,並不能輕易滿足於「互動性」而已。高水準的表演固然會受到關注,但像是Mike在舞台上起生理反應,Riggan只著一條內褲從門外進到戲院,甚至最後Riggan朝自己開槍,才符合觀眾的期待。
劇評Tabitha曾對Riggan說「You're not an actor: you're a celebrity.」可以說是銜接「觀眾口味」與「演員走向」的一個關鍵。只要演出的內容與角色滿足大眾的感官,即使你是個爛演員,你也能成為名人。同時,這句話也諷刺了電影人和戲劇人經常互相瞧不起的生態。電影人總覺得小小的劇場無法精準的,傳神的表演出「貼近現實」的經驗,但事實上他們卻使用很多CG特效。而戲劇人則認為,戲劇才是真正的藝術,像電影那種允許NG重來的事簡直是笑話,雖然戲劇裡即興說出台詞也是本事,即使這些驚喜達到很好的效果,而且也是買票進戲院的價值之一,但很多時候表示他們其實也不是一次到位。例:Riggan的戲每次預演都演的不同。
再者,嘲諷完兩種藝術型態,電影也批評近幾年超級英雄電影氾濫的現象。很巧的是,昨天的英文讀物剛好提到這個議題。雖然我自己也是Marvel迷,但並不是因為喜歡看爆破及動作場面的緣故,而這點在Riggan與Jake討論替代演員的時候有很深的感觸。他們提到幾個優秀的演員,並用英雄電影來調侃他們。最讓我覺得哀傷的是Jeremy Renner,在Riggan說出他的名字時,Jake回答Who?,於是Riggan解釋他演過的作品,並且還入圍奧斯卡獎,Jake才知道他是誰,接著說「He's in Avengers.」這點出目前好萊塢的現象,好的演員即使演得再好,如果他的作品不夠搶眼,他永遠不會被觀眾記住,但他如果去演超級英雄電影,被記住的機會大的多。這也讓我想到Chris Evans,他過去演出【Cellular玩命手機】和【Sunshine太陽風暴】都還算被稱讚為會演戲的演員,但演完【Fantastic Four驚奇四超人】後,似乎被定型了。就連他積極接多元的片,甚至自己拍,2013年,我很喜歡的【Snowpiercer末日列車】,一些影迷看完之後紛紛表示不知道原來他可以演這種角色或看不出來主角是Chris Evans。對一個有才華的演員來說,這何嘗不是一種傷害呢,在Jeremy Renner尤甚,除非他們對演戲的熱忱都只剩下賺進大把大把鈔票而已,那樣的話大概不太在乎吧。另外,也提到Michael Fassbender去演【X-Men: Days of Future Past X戰警:未來昔日】、Robert Downey Jr.穿的是罐頭裝、Woody Harrelson去演【Hunger Games飢餓遊戲】,甚至Mike後來跟Riggan打架時,還提到Ryan Gosling。這控訴的不只是超級英雄電影氾濫,我覺得某方面更是惋惜與哀悼好演員的演技不被重視。
在嘲諷意味十足的劇情背後,可以聽到幾乎從未中斷的鼓聲。透過爵士鼓的節奏和強弱變化,帶出電影最高潮迭起與角色內心最低潮之處。尤其這學期旁聽了音響學這門課,聽出成音後製時有時讓kick更大聲,有時讓小鼓浮出來的精心安排。一方面佩服成音,一方面也讚嘆鼓聲與所有配樂在這部電影當中扮演的角色。
有的時候,鼓聲只是背景、只是陪襯,但有些時候是Riggan真的看到鼓手,這大概也是電影當中強調現實與想像的一種表現。在電影的一開始,看到Riggan用念力移動物品,甚至他覺得演技爛的演員就被從天而降的物品砸傷,會讓觀眾覺得或許他演出鳥人並非偶然,而是他本身具有超能力。然而,在他發狂砸毀休息室的那幕,Jake開門前與開門後可以說是想像與現實的對比,而後,他在紐約市內飛行了一陣之後,回到劇院其實是搭計程車的。或許有些人討論到底是想像抑或是他真的有超能力,我個人相信是他想像的,不過這並不重要,重點是電影所要問我們的是什麼。
我認為,電影當中的「想像」與「真實」其實都是真實,只是以不同的方式呈現而已。那個住在Riggan心中的「鳥人」形象就是他的Inner Child(內在小孩)。雖然不確定對這個名詞的理解是否正確,不過指的就是我們心裡較弱小、較脆弱的面相或性格,如有解釋錯誤還請有心理學背景的朋友幫忙說明。第一次聽到這個名詞,是在廣電系老師的課,他除了解釋這個概念之外,也舉了他朋友的故事。這個朋友某次打電話給他,跟他說覺得自己心裡住了一個人,而且似乎一直想出來。老師當時跟他說可能是壓力太大,叫他別想太多。一兩個月後,某天老師在家吸地時,聽到電視新聞報導,那個朋友自殺了,他是張國榮。這或許又連結到Riggan最後是否自殺,但同樣的,這也不是電影的重點,而是這個Inner Child帶給Riggan怎樣的影響。
Inner Child其中一個解釋是自己的過去咬嚙著現在的心智,而片中Riggan的「念舊」除了因為他放不下自己過去所擁有的光環之外,還有他不肯接受新媒體事實。電影當中,女兒Sam曾經控訴他活在過去,他不用Facebook也不用Twitter,跟不上時代。與他之後只著內褲在路上走,路人拍攝的影片在網路瘋傳,甚至在他對自己開槍之後,Sam為他創了一個粉絲專頁形成對比。電影想要嘲諷的,正是網路世代以及現代人的網路使用習慣。其實不只是台灣人在抱怨媒體,美國人也是,因為觀眾愛看這些,所以媒體人就餵給觀眾這些,而這個概念更是貫穿了全片。富含裸露的瘋傳影片、爆血的舞台劇、重視覺感官衝擊的動作片,豈不正是我們批評媒體腥羶色的打臉回覆呢?但話說回來,腥羶色也是一個標籤(笑)。
片中,我最喜歡的一個片段是Riggan跟老婆坦承,當初自己說曬傷,其實是水母灼傷的那段。或許這是他不願示弱的一種表現,但我卻有另一個體認,跟大家分享。當時的他想要自殺,而這個行為成功的結果會是死亡,而在他尋死的過程中,水母的螫傷,對他來說是一個警醒。灼熱的螫傷讓他急著想跑回岸邊,而原本等在他面前的「自殺」可是比這個更難承受。在相對小的挫敗之後,對生命有了新的體認,是我從這個故事當中看到的啟示。就像Riggan站在頂樓,最後被好心人拉下之後,他突然豁然開朗,大聲的說知道自己該去哪裡,那般的自信,那樣的重獲新生。
另外,電影當中的對話,也有很多震撼人心的地方。Emma Stone飆罵的那段真的非常精彩,而最特別的地方是,整段連珠炮鏡頭都是對在Sam臉上,甚至連她罵完都沒有離開,反而是透過Sam下一句的關心與猶豫來讓觀眾理解Riggan現在的心情。一會兒之後,鏡頭才轉到Riggan身上,而Sam離開房間之前的那句Dad...充滿了愧疚和心疼。她對父親有很多的不滿,但看到爸爸這樣設法彌補但舞台劇發展又不得志,自己又因為曾進過勒戒所被看不起的各種複雜心情交織在這一句簡單的台詞裡。除了情緒上的,文字裡隱含的寓意也很有意思,如同電影上映前很多人說這是Michael Keaton的人生故事,舞台劇當中的台詞也都切合了Riggan在片中的境況。
這個情況指的是,成名之後急流勇退之後的不適應。Riggan曾提到,他跟George Clooney搭同一班飛機,一起遇到亂流,為了隔天的頭版努力保持鎮定、壓抑情緒,沒想到隔天的頭條只有George Clooney。雖然在電影當中沒有說出口,但他喪失鎂光燈的失望非常強烈的散發出來。故事的主角設法逃離過去被貼上「鳥人」標籤的包袱,試圖以舞台劇重新爬起來,證明自己也是有演技的演員,不過他的內心卻無法擺脫那股成名的優越感。從鳥人跟他的對話當中聽得出來,他不斷說服Riggan,他是明星,應該受到更好的待遇,這也是造成他內心分裂的原因之一。片中鳥人最後一次出現的畫面,是Riggan開槍之後,在醫院病房的廁所裡,我認為這一幕想呈現出來的是,不管多麼光鮮亮麗的人,即使是過去享盡眾人焦點的「鳥人」,他也只是普通人而已,他也需要上廁所這種凡人日常的事務。而這時的Riggan找到自己演出的初衷與熱忱,擺脫了過去的包袱,因此他瀟灑地跟鳥人說再見。
終於講到這最後幾幕了,是讓我不太敢下筆之處,用「自尊」來作結似乎很適合,還能呼應幾個前面提過的想法。還記得Lesley說「I wish I had more self-respect.」Laura回她「You're an actress.」再一次的點出,演員為了迎合觀眾的口味,有時不得不放下自尊。奧斯卡入圍肯定的Jeremy Renner最後也走上接演英雄電影的路,【即刻救援】罵評如潮的男主角Liam Neeson過去也曾入圍奧斯卡,誰又記得。曾經的蝙蝠俠,如今是Riggan的Michael Keaten;劇場裡的與Riggan相對的角色由演出【The Incredible Hulk無敵浩克】的Edward Norton飾演;家庭裡的反角則找來演出【The Amazing Spider-Man蜘蛛人:驚奇再起】的Emma Stone,諷刺性十足。但別忘了,他們仍然是那些演出過【American History X美國X檔案】、【Fight Club鬥陣俱樂部】、【Easy A破處女王】和【The Help姊妹】等片的優秀演員!這個自尊,傷Riggan最深的就是Mike對他說槍太假了,換一把像一點的,給自己一點自尊吧!正式首演的時候,Riggan一開始應該只是想拿「逼真」一點的真槍,所以他把彈匣拿出,但隨即又裝回去,或許就是覺得這不僅能夠滿足觀眾的口味,他自己也可以一勞永逸的脫離這個生態了吧!
圖片來源:開眼電影網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