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雷】F1: The Movie F1電影

上映日期:Jun/25/2025
類型:Car Action/Motorsport/Action/Drama/Sport
導演:Joseph Kosinski
演員:Brad Pitt、Damson Idris、Javier Bardem、Kerry Condon、Tobias Menzies、Kim Bodnia

Viola's Rating:8.1

距離布萊德‧彼特上一次擔綱主演自己製作的電影已經三年,如果說湯姆‧克魯斯身材保養得宜,那小布肯定是回春了。影史首次專注在「F1」為主題的作品,以《捍衛戰士:獨行俠》的製作規模與技術拍攝,再加上男主角,只能說是帥上加帥。即便劇情老套,兩個半小時的片長全無冷場,讓觀眾完整沉浸在方程式賽車的魔力與緊張氣氛中。


獲封「實力最強的遺珠」的賽車手桑尼海耶斯,在1990年代曾是前途無量的一級方程式新秀車手,但他的職業生涯卻因一場意外而墜入谷底。魯本說服桑尼給自己最後一次機會重回一級方程式的賽場,幫助他拯救車隊,並挑戰成為全世界最強車手。當引擎怒吼、賽事進入白熱化之時,桑尼過去的陰影也步步逼近,他很快就發現,在一級方程式的賽場上,隊友也是你的勁敵,然而通往救贖的道路,絕非孤身一人能走完的旅程。

既然找來《捍衛戰士:獨行俠》的導演柯辛斯基,就知道他肯定會把當時的成功經驗從空中搬到陸地。不論是拍攝技巧、氛圍還是節奏,都帶給觀眾如觀看《獨行俠》時的感動與緊張刺激。除了觀眾席的視角與空拍畫面,讓人宛如置身F1賽場觀看現場賽事之外,車手的主觀鏡頭與車內的特寫也少不了。這些用心設計的攝影機架設與運鏡,都是為了呈現出最真實、沉浸感十足的賽車體驗。

「你相信奇蹟嗎?」



片中多次提到「賭博」,但其實真正的命題是「信任」。賽車本身就是高風險的運動,每一次坐上車、每一個在方向盤後所做出的決定,其實都是一場賭注。桑尼比賽前的「儀式」包括最後抽一張撲克牌插進口袋,但他從來不看牌面,畢竟不管上面是梅花3還是黑桃A,桑尼都還是會全力以赴地跑完這場比賽。

魯本在窮途末路之下,找上老朋友幫忙,希望能夠拯救自己的車隊,這何嘗不是一場豪賭?不過,這也代表魯本對桑尼的信任,他相信即使到這個年齡,桑尼仍舊擁有衝擊冠軍的能力。董事會也得夠相信魯本才會放手讓他出奇招,雖說最後來個小轉折,在熱血的運動電影裡安插個小反派,唯一支持魯本的董事其實希望桑尼可以直接搞爛車隊,他好轉手大賺一筆。這種相信,雖然出發點與魯本相反,但也是這位董事的放手一搏,而且在結局揭曉之前,某種程度上來說,他的確是賭對了。

凱特找JP與桑尼到酒吧談心、玩牌,以「首席車手」作為賭注,最後經驗豐富的桑尼讓小老弟相信自己贏下牌局,為的就是要讓JP明天上場對自己有信心。兩人從一開始就不對盤,但在桑尼的策略漸漸奏效之後,JP賭一把採用對方的建議,卻沒想到時機沒抓準反而造成自己重傷。復健中的他,可能心中有些不甘,但JP一次又一次地用模擬器測試,甚至開始嘗試「老人」土法煉鋼的慢跑與網球抓握練習,都能一點一滴地看見賽車手是如何從「賭博」發展出「信任」,而「相信我之術」對他們來說又更為重要。就算全世界都不相信你能奪冠,自己還是要有衝線的決心與信心。

「F1是團隊運動。」

不了解F1的觀眾或許會以為,賽車就是坐在車裡的車手獨自在賽場上奮鬥的比賽,但《F1電影》非常詳盡地剖析這項運動所需耗費的人力。從改良與研發車體的技術總監、對車子各部位都極為了解的首席技師、他們下面的團隊,到根據各種數據建立模擬器模組、進行情蒐的分析師,以及媒體公關等各方面的後勤團隊,都能在電影裡看到。

即便找來桑尼,加上車體升級,都沒辦法讓本來墊底的APXGP突然脫胎換骨,變成前段班的車隊,所以開策略會議時,桑尼總是會提出眾人不當一回事的「C計畫」。他並不是故意唱反調,而是賽場上瞬息萬變,隨機應變才是上策。桑尼或憑藉自己過去的經驗,或遊走在犯規的灰色地帶,充分利用團隊的特點與長處,在維修站偷點秒數,再於彎道省些時間,並透過互相破風、吃尾流,兩台車一起一個名次、一個順位地慢慢往前推進。

為了更加貼近真實的F1賽事,《F1電影》不但在真正的方程式賽道拍攝,甚至還讓演員在不影響比賽的情況下與車手同場競技。片中著墨最多的場地,正是F1創立的第一座開跑賽道──英國的銀石賽道。雖說這條賽道本身紀念性非凡,但會選擇給它比較多的篇幅,可能也是由於劇組找來確保電影細節與真實賽場相符的製片,是7屆世界冠軍得主路易斯‧漢米爾頓(Lewis Hamilton),這個場地賽道維修站的直道更是以他命名(Hamilton Straight)。

他不僅親自教導主角賽車技巧,也親自上陣擔任車手,賽車迷如果仔細看片尾字幕,應該還能看到更多熟悉的名字。雖然桑尼‧海耶斯完全是虛構的角色,但片中提到的都是現實中的知名賽車手,像是漢米爾頓、洗拿、阿隆索,連退休後發生滑雪意外的車神舒馬可都有提及。網路上也有不少整理出片中F1細節的文章,有興趣的朋友不妨延伸閱讀。

「錢不是重點。」

桑尼在片中共講這句話兩次,一次是「錢很多,但那不是重點」,一次是「錢很少也沒關係」,他對賽車的熱愛已經不是金錢所能衡量。雖說當年的意外之後,他的確迷失一陣子,但即使不是F1,從他回歸「賽車場」之後,對自己的要求之高,身材保持得很好可見一斑,他仍然是以最高標準在看待這項運動與自己參賽這兩件事。重出江湖是為了證明自己,而最終的結果也已達到此目的,身體狀況其實早已不允許桑尼繼續玩命,他當然只得抱著冠軍獎盃轉身離去。但是,桑尼旋即抵達拉力賽車手招募現場,報出名號竟是剛奪得F1單站冠軍的車手,對方馬上表達「錢不多」,但對他來說,能夠再次緊握方向盤在場上馳騁,已經是最美好的事。

「我們下一站會再相見嗎?」



《F1電影》的情節固然老套,觀眾在進場前八成已經猜到整體走向,只是,既然整部電影已經以F1這項運動為主,在高張力之餘,凱特與桑尼的愛情線的確為電影增添一點輕鬆與趣味的調性。凱特也是因為魯本的信任而加入車隊,而她同樣來此證明自己,這樣的壓力讓凱特不想與桑尼廝混,但兩人相同的認真態度讓她不自覺被對方吸引。既然故事陳腔濫調,幫主角安排點感情線也是一定要的吧。近日陸續傳出續集的籌備消息,雖然桑尼應該不會再回到F1賽場,但或許會加入車隊的策略團隊也說不定呢。

最後,一定要提的是本片的聲音。除了配樂由金獎大師漢斯‧季默操刀,令人屏息的感覺不用說之外,音效也相當完美,臨場感十足。桑尼告訴凱特,真正讓他回到賽道的是自己朝思暮想的「心流狀態」。桑尼描述自己開車到某個境界之後,賽道旁的觀眾喝采聲與耳機裡的團隊指令都會消失不見,全世界只剩下他與這台車,那一刻,他正在飛。

講完這句話後,觀眾便可以開始期待最後會有的寂靜真空,不過,最後那段衝線前的畫面,並非全然沉默,而是保有部分的環境音,真實模擬車手達到心流狀態時心無旁騖的感覺。除了這段賽道之外,整部電影塞滿排氣管蓄勢待發的聲音、輪胎在賽道上拚盡全力的摩擦聲、觀眾撕心裂肺的加油聲與引擎的低沉怒吼聲,每一顆鏡頭都經過精心安排。就算對F1一無所知,光聽到這些音效,就足以令人血脈噴張,恨不得能在現場為小布──我是說桑尼──吶喊一次。

圖片來源:IMDb

Comments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好雷】Avengers: Infinity War 復仇者聯盟3:無限之戰

【普好雷】Broken 私刑制裁

【好雷】The Florida Project 歡迎光臨奇幻城堡

【好雷】血觀音 The Bold, the Corrupt, the Beautiful

【好雷】Sunny: Tsuyoi Kimochi Tsuyoi Ai Sunny我們的青春

【好雷】The Shape of Water 水底情深

【好雷】Kingdom 王者天下

【好雷】Thor: Ragnarok 雷神索爾:諸神黃昏

【好雷】The Unlikely Pilgrimage of Harold Fry 一個人的朝聖

【好雷】Black Panther 黑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