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雷】Yadang: The Snitch 黑白線人
類型:Action/Crime/Drama
導演:黃炳國
演員:姜河那、柳海真、朴海俊、蔡元彬、柳炅秀
Viola's Rating:7.7
韓國一向不怕拍攝針砭時事的電影,尤其是取材自真實事件的故事,像是以亞洲金融風暴時的應變為題的《分秒幣爭》與改編自朴正熙總統遇刺事件的李善均遺作《幸福國度》等,都以非常犀利的角度切入。雖說《黑白線人》並非真實故事,但其中影射的社會議題,也很值得玩味。
晦暗的韓國毒品犯罪市場中,一樁樁檢察官破案的背後,隱藏著在黑道與執法單位之間周旋的「線人」,專門向警方與檢察官提供毒品犯罪的機密情報。
「警方抓的毒蟲這麼多,大韓民國卻連一間戒毒中心都沒有。」
《黑白線人》不單單以毒品為故事主軸,更點出南韓的毒品問題。曾經被稱作「無毒國家」的南韓,近年來毒品與藥物濫用的情況日益嚴重,毒品犯罪人數也大幅成長。根據南韓警察廳在2023年的統計,20到29歲的毒品犯罪人數,從2018年不到1500人增加到2022年的4000人以上,大檢察廳毒品及組織犯罪部公布的《2023年毒品類犯罪白皮書》也顯示出女性與年輕人的毒品犯罪明顯增加。去年的統計更指出南韓國內平均每100名成年男女,就有3人曾經濫用或吸食毒品。
不過,年輕人染毒不全然是涉世未深的結果,不少藥頭為了引人上鉤,使出各種花招,從罐裝咖啡、解酒湯,到聲稱能夠提升記憶力與專注力的能量飲料都有,讓涉毒人士的範圍擴及學生、政治人物與藝人。從片中李江秀第一次遭陷害便可得知,即便安分守己當個計程車司機,還是會由於遭到誣陷而碰觸到毒品。南韓警方2021年查獲的走私毒品高達1.3公噸,其中又以冰毒、大麻與古柯鹼為最大宗,專家更研判,大部分的毒品來自北韓,畢竟北韓在1980年代就是靠毒品賺取外匯,而《黑白線人》裡也提到毒品來自北韓與中國。
除了毒品犯罪與氾濫問題之外,電影也點出南韓勒戒中心不足的問題。專家指出,戒毒過程需要充足的支持與資源,來面對成癮症狀,就像《黑白線人》中,李江秀被迫染毒後,即使擁有超強意志力,也得藉由被關在密室來強迫自己戒毒,讓朋友昌樂直呼開設戒毒中心肯定會是門好生意。其實,釜山監獄已在今年設立全國首間專門收容所,為有心遠離毒品的人提供戒斷治療。
「大韓民國的檢察官可以成就總統,也能夠拉下總統。」
除此之外,《黑白線人》還非常直接地諷刺政治人物的家族醜聞,片中的總統候選人之子趙勳漫無章紀,就算已經獲得事先警告,也毫不在意,仗著自己有檢察官當靠山,照樣在選前開毒趴。現實中,南韓總統或總統候選人的兒子出包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追溯到比較久遠的第14任總統金泳三,他的次子在其任內因貪汙遭首爾地方法院判刑,而當時批評此弊案的繼任總統金大中,卸任後三個兒子都曾因受賄被判刑。比較近期的則有已故前總統全斗煥的孫子全祐院在美國時涉嫌吸毒,以及總統候選人李在明的兒子,遭爆多次發表性騷擾言論並涉嫌賭博,但他最終還是成為現任總統。南韓國民可能長久以來都希望這些總統或總統候選人,可以為兒子的行為負責,才會讓《黑白線人》拍出趙勳導致父親敗選的內容。
「你要不要正式當線人?」
自從具檢察官發現李江秀的才能之後,他就再也回不去了,但事實上,曾因毒品犯罪入獄的他或許也沒有別的選擇。當線人必定有風險,不論是幫助毒梟談認罪協商從中抽成,深入毒窟彷彿進黑社會,龍蛇雜處,難保不能全身而退,還是為檢察官牽線,但線人在他們眼中就是毒蟲身分,隨時都會被切割。如同事業正要起飛的女明星嚴秀珍,即便自願轉汙點證人,協助警方辦案,但「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最後又因為吳尚才刑警的案子遭具檢察官攔胡,而成為未獲保護的線人。
嚴格來說,根本就沒有什麼「黑白線人」,畢竟他們本來就遊走在模糊邊緣,只是必須在保全自己人身安全與達成目的之間取得平衡。片中想以小蝦米打倒大鯨魚的四人組裡,除了後勤的昌樂之外,只有吳尚才刑警站在亮處。他原本就是正直不阿的形象,即使被發現與李江秀合作,也無法說服他人他已棄明投暗。但是,李江秀與嚴秀珍就一直都待在危險的最前線,除了必須直接與毒蟲交手之外,也必須一面暗中執行既定的計畫。李江秀被具檢察官處理掉的遭遇,以及昌樂與嚴秀珍在計劃成功之後,沒能回到安全的基地,就被趙勳發現而滅口,便是線人無可避免的風險。
「讓我們來執行真正的線人計畫吧!」
《黑白線人》最精彩之處在於其不斷翻轉的情節,李江秀與具檢察官原先稱兄道弟的關係,面臨升遷的利益瞬間決裂,到此大概都還在觀眾的想像中。後續,不管是與嚴秀珍、吳尚才刑警的合作失敗,付出同伴的生命,讓全片進入「一切盡失(All is Lost)」的境地,還是與具檢察官談判破局,說要開始一波「神操作」,居然還是在他股掌間迎刃而解,甚至最後出乎意料地來個絕地大反攻,將當初象徵兄弟情誼的打火機轉為揭露一切的關鍵,都讓觀眾就算猜中其一,也無法預測其二。就連最後片尾李江秀逗趣的窩裡反,都不忘強調吳尚才刑警的善惡分明,以喜劇的方式呈現出一部精采的犯罪動作片,極為有特色。
最後,原文片名的「야당」也很有意思。就像片中所說,這個警界術語是「線人」的意思,但漢字音「野黨」原意就是「在野黨」,如同《黑白線人》所演繹,要想當好線人,必須隨時站在反對面思考,而電影牽涉到政治,甚至扳倒一位呼聲極高的候選人,可能也與片名有關。可是,這個字一開始進入警界,反而是指扒手組織冒犯到其他人的地盤時,對方會報警舉報,代表「野黨」的衍申義「對面陣營」,後來才發展到毒品搜查的領域,也就是我們在片中所見的意思。
據說這個術語在1960、1970年代相當流行,但由於警察與檢察官以《黑白線人》裡的方式查案已不合法,現在並不常見。用討人喜歡的亦正亦邪角色,講述韓國曾經或正在經歷的毒品與政治困境,加上輕鬆詼諧的調性,讓本片即便聚焦在嚴肅的議題,仍舊是一部適合闔家觀賞的作品。
圖片來源:可樂電影
Comments
Post a Comment